本站為 Inside Tennis 的備用站,目前正陸續將主站資料複製過來,歡迎對網球技術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討論,或直接到本站參觀,也可加入站主的FB專頁。


主站網址:inside-tennis.blogspot.com

站主FB專頁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nsideTennis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有關網球基本技術正、反拍及發球的動作原理分析暫時先告一段落,往後有其他研究心得時再加以補充,應球友的要求,接著我們就來談談網球「技術改善」的一些常見問題,首先,依據平日的觀察,先來討論一下球友們最常忽略的一個問題:「殘廢的左手」



  先列舉出左手在網球運動中的「功能」

  1. 正手拍:扶拍、引拍轉身、轉拍面、橫向動力鏈發動、平衡。
  2. 單手反拍:扶拍、 引拍轉身、轉拍面、平衡。
  3. 雙手反拍: 扶拍、 引拍轉身、轉拍面、擊球、 平衡。
  4. 發球:  扶拍、拋球、 橫向動力鏈發動、平衡。
  5. 截擊: 扶拍、推拍、 拉拍、平衡。

  以下我們就針對左手的功能面來分析討論如果你有「殘廢的左手」,將會對擊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: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  來談談「截擊」,在現今的職業網球比賽中,單打採用發球上網的選手已不多見,截擊有淪為「配角」的趨勢,但在雙打中,截擊仍與「發球、回發球」並列三大重要技術領域,本文主要在探討「截擊」的基本動作,希望能對想練好截擊的業餘球友有所幫助,後續再來討論截擊的進階技巧。

個人的觀察,單打與雙打的截擊是有差異的,這邊先以使用較多的「雙打截擊」作為討論主題,順便列舉一些常犯的錯誤。

 

《握拍法》

 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提、放、引、緩、降、挺、甩、扣


  前一篇討論到「引拍」,本來想先說明動力鏈的部份,但有球友建議先把發球動作講完,所以這篇還是接著先來寫完後續「緩拍~扣腕」的發球動作,動力鏈的部分則直接將重點插在本篇中說明。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這篇開始進入「發球擊球動作」的解析說明,前面的「握球」、「站姿」、「握拍」、「前置動作」都是做好發球的「基礎」,重點還是要練到「習慣成自然」,下面我們接著來談後續的發球動作(順應球友建議,本篇添加了示範的影片喔)

 

  在發球的流程中,左右手及身體都是同時動作,因此,在描述時會合併在一起說明,而關於整個發球連續動作的精髓,在此送給各位球友「八字箴言」,後續文中將分別一一解析: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真害!光是一個「握球」就講的落落長,寫完發球不知到哪天哪月了,當然,品質是不能妥協的,請各位耐心等待囉,讓我們繼續後面的動作分析:

 

《2. 站位》(以右手持拍為例)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終於到了近代網球運動中最重要又最難學好的部分(至少我個人這麼認為啦)「發球」,一組完全由自己掌控(除了太陽、風向、風速、觀眾噓聲之外),也是在網球所有動力鏈中運用重力最徹底的擊球流程。 

 

因為發球的動作流程比較複雜,而且前面幾篇文章已將「動力鏈」說明的差不多了,有關發球動力鏈的重點會直接穿插在本篇的介紹中,因此,將以較多的篇幅來解析發球的擊球分解。

 

先談個題外話,球友們是否想過,為何我們會覺得某位選手擊球的姿勢「漂亮」「優雅」(我不太想用「標準」這個字眼,因為每個人的體型、習慣、喜好、個性、球風都有差異,很難有一組放諸四海皆準的「標準」來套用),個人的看法是,當球員擊球的發力過程「順暢」、「輕鬆自然」、「有韻律感」「符合人體工學」時,所作出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毫無停頓,那種把人體各關節的發力無縫連結,逐漸精確累積至一點的過程,自然讓人感到「力之美」,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姿勢優美,只要其中的過程中有所窒礙,就會讓人有「卡住」「不順」的感覺,也因此各位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看到,我經常強調「前段動力鏈節必須讓後段處於動能狀態下發力」,而這也是擊球流程「順暢」的主要關鍵。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看過先前發表的文章後,部分球友希望了解一下「雙手反拍」的擊球方式,由於小弟個人是單手持拍,雖然也練過一陣子雙手反拍,但畢竟上不了檯面,在此僅依據個人的觀察研究來與各位球友共同討論

 

基本上雙手反拍由於是雙手握拍,因此,握拍法大約可分為以下三種(以右手持拍為例)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同樣的,先看下圖來回顧一下單手反拍的動力鏈,接著我們再來分析單手反拍各動力鏈節的發動時機及實際運用。

 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有關動力鏈的原理部分在正拍中已談了不少,這篇我們就直接來討論一下「動力鏈在單手反拍上的應用」,首先當然還是來看看反拍動力鏈的幾個要點,包括「重心前移」、「重心腳蹬起」、「肩膀轉動」、「手臂揮動」、「手腕甩出」、「腰臀扭轉」等: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比起正手拍來說,單手反拍的擊球方式在二十年間的變化並不大(本文最後會放上伊凡.藍道的單手反拍連續動作給各位比較,Youtube上也找得到費哥與藍道的反拍比較影片),當然,由於球拍、拍線材質的進步及對人體力學的研究與科學訓練,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學習,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完整單手反拍的分解步驟(還是以右手持拍為例,老是寫持拍、非持拍手怪怪的,左手持拍的球友多擔待囉。^_^主要還是因為我也是右手持拍的啦)

1. 判斷出來球方向後,右手「輕握」球拍,在以左手扶住拍頸轉拍至反拍握法,手臂與球拍約成直角,同時向左後方轉身。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前一篇概略的說明了動力鏈及正拍動力鏈的發動,接著來談正拍動力鏈的實際運用,首先還是參考下圖來複習一下正拍動力鏈的幾個重點:

 

  接著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上圖中正拍動力鏈各段鏈結動力的發動時機,請參考下圖: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由於大部分發問的球友均有一年以上的球齡,只是想改善自己的正拍擊球,所以,在此我們不一一細說整個正拍動力鏈所使用到的肌肉群(都有年紀了,說了也用不出來 T_T|||),只提幾個可供改善(還算堪用)的部份,請先參考下圖:

 
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要談正拍的力學原理前,不免俗的當然要先介紹一下「動力鏈(Kinetic chain)」,在此引用一下網路上的名詞解釋:

動力鏈 (Kinetic chain)

動力鏈的簡單定義就是:當我們身體在做任何運動時,都需要各環節的協調配合,即是說,單一環節的運動都會牽涉到一連串的各環節的變化與運動。譬如說,當我們在走路時,我們是先邁出一步,接著身體會隨著前邁的動作,往前移動,將動心移置前足,同時你的骨盆也會往前傾斜,形成旋轉。同時,你的脊椎也會根據你雙足的行進與骨盆的位置而扭轉。

動力鏈運動型態分為兩種:開放式動力鏈閉鎖式動力鏈運動。開放式動力鏈與閉鎖式動力鏈運動的差異,據Steindler 對兩種型式運動所下的定義是:閉鎖式動力鏈運動乃是肢體末端或遠段是對抗相當的阻力,如俯地挺身、推拉等等;開放式動力鏈運動是肢體末端或遠段自由移動沒有阻力,評如說投擲、踢球等等。最近之定義是:閉鎖式動力鏈運動為遠端肢體被固定或接觸地面;開放式動力鏈為遠端肢體在空間中自由的移動,沒被固定或沒接觸地面。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球場上經常有球友來請教關於擊球的方法及技巧,在此提供個人的淺見來跟大家相互切磋學習、教學相長。

 首先談談正拍,個人認為在近代網球中,正拍的重要性僅次於發球,擁有穩定、強力、準確的正拍常是比賽獲勝的關鍵,以Roger Federer為例,完整的正拍可分解為以下的步驟:

 

1. 擊球前預備動作,以非持拍手扶住拍頸,重心放在雙腳腳尖,上半身放鬆。

文章標籤

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