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動力鏈的原理部分在正拍中已談了不少,這篇我們就直接來討論一下「動力鏈在單手反拍上的應用」,首先當然還是來看看反拍動力鏈的幾個要點,包括「重心前移」、「重心腳蹬起」、「肩膀轉動」、「手臂揮動」、「手腕甩出」、「腰臀扭轉」等:

 

 

 

  反拍動力鏈由於人體結構的關係,其動力鏈節與正拍有很多不同之處,不管是縱向或橫向動力鏈都有差異,有關動力鏈的說明在前面的文章中均已解釋過,不再重複,我們先直接來討論「反拍動力鏈反拍的發動」:


《單手反拍動力鏈的發動》

 

縱向動力鏈的發動:

 


  縱向的動力鏈的發動點與正拍類似也是在於「重心腳蹬起」,但不同的是,單手反拍的重心腳由於揮拍的預備動作、旋轉軸心位置及橫向動力鏈中需要「腰臀扭轉」「重心前移」來提供大部分的動力,使得重心腳「自然」靠近「持拍側」,才能發揮出完整反拍動力鏈的威力,同樣的,在縱向動力鏈發動後,整個身體便產生向上(或向斜前方)移動的加速度,成為後續動力鏈施力的加速基礎(球友們可以試試以非持拍側當做重心腳,由於重心偏後,你會發現擊球軌跡容易偏高且較難發力)


橫向動力鏈的發動: 

 

  橫向的動力鏈主要是依靠預備動作的「向後轉身」時所自然形成的胸腹部肌肉反轉收縮所產生的「反作用力」,如由自身發力的角度來看,是「肩膀轉動」「腰臀扭轉」(或幾乎同時,年輕時比較柔軟,可能腰臀會早一點點,現在腰跟胸都連在一起,也不必分什麼肩膀轉動、腰臀扭轉的,反正就是上半身一起扭轉就是了 T_T|||),作為橫向動力鏈的發動點,但如果把「重心前移」也作為橫向動力鏈的一部分,那自然是以「重心前移」作為橫向動力鏈的發動點。。


  另外,在單手反拍的擊球中,橫向動力鏈的發動比起正拍要簡單且自然的多,原因是以人體的關節結構來看,反手的揮出是「順向關節運動」(球友們可以試試雙手放鬆左右轉動身體,反手拍持拍手會立即隨肩膀甩動,非持拍手會略微停頓後才被肩膀帶動),在橫向動力鏈發動後,後端的手臂會立即轉為「動態動能」狀態,且藉由前段「肩膀轉動」「腰臀扭轉」自然「加速」而正拍的手臂由於是「反關節」,必須依靠好幾段的動力鏈來取得較高的加速度,驅動時間較長,這也是為何拳擊的規則中是禁止使用「裏拳」(就是用拳背打人啦),因為身體轉動的發動時間短,且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會自然聚集於末端的拳頭上,比起正向的勾拳更難反應及閃躲

 

  實際上,不論正反拍,做好動力鏈發動的主要目的都是要讓後段動力鏈節能在「處於動態動能」的能量狀態,以便減少後段動力鏈發力時的阻力(人體跟球拍都會受到重力及空氣阻力的影響),儘量提昇整個動力鏈間的動能傳遞效率,以便在擊球時更加輕鬆及取得更高的揮拍速度。

arrow
arrow

    茶園老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